课部动态
 
教学科研
 
党建工作
 
社会实践
  • 思政实践课
  • 思政实践大赛
 
理论之窗
  • 为什么说中国...
  • 学习词典——十...
  • 习近平:决胜...
  • 习近平:全面...
  • 习近平:深入...
  • 习近平出席博...
  • 习近平:开放...
  • 关于改革开放
  • 习近平这20句...
  • 习近平引用的...
  • 习近平在第十...
  • 学习路上
  • 习近平:坚持...
  • 习近平:环境...
  • 青山就是美丽
  • 蓝天也是幸福
 
教师风采
 
时政园地
  • 总书记的人民...
  • 习近平向全国...
  • 习近平:决胜...
  • 习近平在第十...
  • 习近平在党的...
  • 习近平讲故事...
  • 中国共产党章...
  • 面向新时代的...
  • 习近平:开放...
  • 习近平:坚定...
  • 不断提高党的...
  • 习近平:坚持...
  • 推动构建人类...
  • 向着网络强国...
  • 人民网评:营...
  • 人民网评:画...
 
网络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实践
我爱我‘家’ 感受武汉巨变—马克思主义学院认识武汉实践活动记实
发布时间: 2018-11-26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高嫄 浏览次数: 243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11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前往辛亥革命博物馆、江汉关博物馆、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参观,感受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感受武汉的发展蝶变。

辛亥革命博物馆“我爱我家-江城百姓40年变奏曲”主题展览通过实物展出、照片展现、场景还原的形式,展现了40年,中国人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师生们不断感叹武汉40年的巨变,很多老师都表示,正是因为身处年代中,更能感受中国的变化发展,所以看着展览中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感同身受更能产生共鸣。李霓虹书记表示“四十年来,我们每个人都与这座城市共同见证了时代巨变。一部普通武汉家庭生活的变迁史浓缩了国家四十年的沧桑巨变,这个展览可以说打开了大家共同的记忆之门,也为未来我们和武汉的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

江汉关博物馆位于汉口江汉路和沿江大道交汇处的江汉关大楼中,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汉口租界的核心建筑。江汉关博物馆是晚清西方殖民者遗留下来的产物,于1922年正式建造完工,已有96年的历史,应该来说它见证了武汉的百年沧桑巨变,是武汉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历史见证。江汉关博物馆基的“江汉朝宗”主题展分为汉口开埠、艰难跋涉、走向辉煌三个部分。以江汉关界碑、银锭等500多件文物为基础,综合运用照片、图版、表格、油画、场景复原、三维成像等多种表现手段,全景展示了武汉开埠设关后迅速崛起的历史,真实还原了武汉从一个封建内陆城镇向近代工商业城市转变,开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历程。通过观展,我们了解到一部武汉商贸史都与江汉关息息相关,汉口开埠、建立海关、商贸发展,经济走向繁盛,武汉成为现代化大都会、华中商贸集散地、对外贸易重要关口,武汉的江汉关在推动对外贸易、城市经济外向型发展上,作出的贡献仅次于上海的江海关。透过江汉关历史,展现了武汉近代屈辱史、新时代辉煌成就史。

最后一站,师生们来到了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街头博物馆”顾名思义,将具有特殊历史和异国风格的建筑当作陈列品展示于街头。黎黄陂路上矗立着许多风格迥异、外形优美的建筑,但他们却无声的述说着一段屈辱的历史。这些建筑也为城市发展、人文景观以及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切实的、有深度的历史借鉴,发挥着“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提示我们不要忘记武汉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耻辱,同时也让大家见证了武汉获得的新生。

一天的参观让我们回望过去,牢记历史。也让我们沧桑巨变中,明白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让我们明白共同奋斗对于未来之中国的意义。四十年,弹指挥间;四十年,岁月绵长。我们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热爱丝毫不减,我们对国家的眷恋也从未改变。



 
  校办电话:027-87758052;传真:027-87758017
招生热线:81805555 87758117 鄂ICP备080083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