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部动态
 
教学科研
 
党建工作
 
社会实践
  • 思政实践课
  • 思政实践大赛
 
理论之窗
  • 为什么说中国...
  • 学习词典——十...
  • 习近平:决胜...
  • 习近平:全面...
  • 习近平:深入...
  • 习近平出席博...
  • 习近平:开放...
  • 关于改革开放
  • 习近平这20句...
  • 习近平引用的...
  • 习近平在第十...
  • 学习路上
  • 习近平:坚持...
  • 习近平:环境...
  • 青山就是美丽
  • 蓝天也是幸福
 
教师风采
 
时政园地
  • 总书记的人民...
  • 习近平向全国...
  • 习近平:决胜...
  • 习近平在第十...
  • 习近平在党的...
  • 习近平讲故事...
  • 中国共产党章...
  • 面向新时代的...
  • 习近平:开放...
  • 习近平:坚定...
  • 不断提高党的...
  • 习近平:坚持...
  • 推动构建人类...
  • 向着网络强国...
  • 人民网评:营...
  • 人民网评:画...
 
网络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实践
追溯革命记忆 感受红色情怀
发布时间: 2019-04-01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高嫄 浏览次数: 209
 


为了更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19年3月27日、28日连续两天,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萍老师以武汉革命博物馆为思政课堂,为财经学院和网球学院的学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理论讲授。

王萍老师带学生分别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纪念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4处革命旧址。从毛泽东与武汉的故事到讲习所规约的解读,从中共五大会议的主要内容到陈潭秋革命的一生...每一段时期、每一位革命人物,王萍老师都为学生们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讲述的过程中,王萍老师还注意启发学生们的思考,提升学生们分析总结的能力,几乎每参观完一处革命旧址都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说说参观前后认识的变化,同时也会引导学生总结在现实生活中究竟应该如何践行。这种在“做中教、做中学”的模式,不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更在实践中加深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增强了他们的主动、辩证思考的能力,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实践行为的引导。

这一次特别的思政课堂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学生们纷纷表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搬到革命博物馆里,突破了课堂的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参观以及聆听王萍老师讲授的过程中,视觉冲击感更强,也更容易让理论内容深入人心。

这样以实践地为思政课堂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方式,并不是王萍老师第一次使用。从2008级开始,王萍老师已经连续十年带领学生前往实践地点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授课了。说到自己的这种特别的教学方式,王萍老师表示,思政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怎样育人?如何育人?为思政教师授课的形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实地参观的形式,让学生以直观的参观、感受为基础,以教师的知识讲授、思维引导为辅助,能更好的达到育人的效果,真正让思想政治理论深入学生的心里,最终成为他们正确实践的理论出发点。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前一段时间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所说的“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教师一定要更好的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人才,这样才是真正完成了思政教师的使命。


 
  校办电话:027-87758052;传真:027-87758017
招生热线:81805555 87758117 鄂ICP备08008320号-1